《资治通鉴精选新绎(全四册)》

  • 产品编号:
  • 产品规格:
  • 所属栏目:资政类
  • 产品数量:800件热卖中
  • 浏览次数:2616次
市场价:¥368元
会员价:¥328元

详细信息

《资治通鉴精选新绎(全四册)》           

ISBN      9787503572166     9787514236835

定价       368

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文化发展出版社

作者       金冲及 孙正聿 等著    张大可

报订量           版印次    1-1  1-1

出版日期       2022年7月   2022年7月

一级上架分类       畅销˙时政    畅销˙时政

装订方式       精装       精装

开本       32开      16开

页码              2608

内容简介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本书以中华文明的演进和发展为主轴,重点突出,抓纲举目。从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的考古探源和严谨论证,到传统中国政治实践中有关国家治理和反腐实践的现代启示,再到近代“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来清朝统治的注定灭亡,以及辛亥革命爆发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选择,最终,回归到以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帮助读者读懂、读通、读透中华文明的厚重历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

读者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可以提高历史文化素养,增强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理性而明智地认知过去、现在和未来,认清历史发展进程的大逻辑和大趋势,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阅读本书,跟几位史学大家一起培养历史思维,把握当下、走向未来。

"      "《资治通鉴》是北宋大政治家、大史学家司马光领衔修撰的一部历史名著,记载了战国初年至五代末叶1362年错综复杂的历史,是一部贯通古今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其气势与规模,不仅在古代中国,就是在中世纪的世界史坛上,都堪称无与伦比之作,有着巨大的历史价值,以及知古鉴今的借鉴价值,值得所有人阅读。

《资治通鉴精选新绎》把握《资治通鉴》全书脉络,精选秦汉、隋唐两个历史时期,跨周、秦、西汉、隋、唐五个朝代,分为四册。本书对所选史事做简洁明快的今注与今译,附录重大史事人物的评说。本书的新绎体现的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读史方法,可谓“致广大而尽精微”,既让读者了解到历史全貌,又把握了重要历史细节,从而汲取历史智慧,启迪当下。

作者简介       "金冲及,中共党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专家,中国史学会原会长,主编《毛泽东传》《周恩来传》《刘少奇传》《朱德传》《陈云传》等。

孙正聿,哲学学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任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基础理论。

刘庆柱,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卜宪群,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

韩毓海,人文学者,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张大可,1940年12月7日生,重庆市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历任兰州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现任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在中国历史文献学、秦汉三国史两个学术领域发表学术论文近两百篇,尤长于三国史与《史记》的研究,在学术界独树一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出版《三国史研究》与《史记研究》个人论文专集的学者。主要学术论著有《三国史》《司马迁评传》《史记全本新注》《〈史记〉文献研究》《中国文献学》等十余部,其中有六种获省部级优秀图书奖。201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张大可文集》十卷。

卖点       "1. 以史为鉴,史学泰斗、文化名家带你读懂、读通、读透中华文明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这其中既包涵了中华文明的源头和发展历程,也由此建立起了当代中国人认识世界和自身的传统根基。越是古老的文明,越要不断通过历史研究和反思,在当代激活那些沉淀在历史中的经验与教训。本书汇集了国内文史研究领域的史学泰斗、文化名家,金冲及、孙正聿、刘庆柱、卜宪群、韩毓海,以中华文明的演进和发展为主轴,凭借他们深厚的学术涵养,带领读者抽丝剥茧直面历史,读懂、读通、读透中华文明。

2. 系统的篇目组织,格局宏阔,以多种学术视角,立体阐述中华文明演进的肌理与逻辑

本书篇目组织系统,格局宏阔、脉络清晰,以不多的篇目高屋建瓴地清晰勾勒出中华文明演变至今的总体轮廓。本书充分利用各类人文学科的交叉研究成果,视角多元完备,力争为读者提供多重视角,从不同角度阐述中华文明演进的肌理与逻辑。论述权威,思想深邃。

3. 洞察历史,启发未来,从历史的学习和反思中增长个人智慧,找寻成功之道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既有升平之世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家国兴衰的规律中蕴藏着历史的智慧与成功之道。如从考古发现中追寻中华文明的源头和每个中国人最初的精神家园;从历史的大变局中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和历史选择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从哲学思辨的角度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道路……这些思考对于每个人来说既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也有从历史反思中增长智慧的学习价值。本书文字平易晓畅,论述举重若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可以充分体会到专业学者的深刻洞见,也可以领略文字与思想之美。

"      "※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被誉为“帝王之书”“权谋之书”“生存之书”,国之兴衰、人生成败,它早就说透了!

※《资治通鉴》蕴含着古人治国理政得失和丰富的社会人生经验,至今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它是人生成长的指导书、常修书。

※康熙、乾隆曾御批《资治通鉴》,朱熹、胡三省、曾国藩、王夫之、梁启超、陈寅恪等都曾盛赞这部史书。

※张大可先生毕三十年之功,反复研读《资治通鉴》,深得其中奥义,是“通鉴”大家。

※历时三年打磨的此套四卷选本,是《资治通鉴》普及的一次创新,精选秦汉与隋唐这两个时段,讲透兴亡交替的史事,深挖其中的领导艺术、管理经验、用人智慧、权谋战略,一册在手,可准确把握《资治通鉴》全书宗旨,尽揽其菁华。

※注释、译文权威准确,流畅生动,每卷设有大事提要与评析,每册后增设附录,精彩点评重要人物、事件,挖掘其历史智慧及对当代的启示。

※普通读者体悟国学精品的普及书,史学研究者及爱好者的工具书。

※装帧素雅大方,双封面,收藏、馈赠佳品。

※钱文忠、唐翼明、戴建业、韩昇等名家力荐。

读者对象       党员,领导干部,大众读者,文化、历史爱好者    国学、历史爱好者、研究者,领导干部,大中学生,等等

目录       "刘庆柱

五千年不断裂的中华文明 001

卜宪群

中国封建社会国家治理及现代启示 045

我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071

金冲及

清朝统治集团的最后十年 099

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45

韩毓海

建立良好的历史观 163

把学问写在中国大地上 195

孙正聿

从大历史观看中国式现代化 225

 

注释 245

"      "《资治通鉴精选新绎》(一)目录

卷第一 周纪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至烈王七年(前403—前369) 卷第二 周纪二 周显王元年至四十八年(前368—前321) 卷第三 周纪三 周慎靓王元年至赧王十七年(前320—前298) 卷第四 周纪四 周赧王十八年至四十二年(前297—前273) 卷第五 周纪五 周赧王四十三年至五十九年(前272—前256) 卷第六 秦纪一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至秦始皇帝十九年(前255—前228) 卷第七 秦纪二 秦始皇帝二十年至秦二世皇帝元年(前227—前209) 卷第八 秦纪三 秦二世皇帝二年至三年(前208—前207) 卷第九 汉纪一 汉高帝元年至二年(前206—前205) 卷第十 汉纪二 汉高帝三年至四年(前204—前203) 卷第十一 汉纪三 汉高帝五年至七年(前202—前200) 卷第十二 汉纪四 汉高帝八年至汉惠帝七年(前199—前188) 附录 人物与事件 提速历史转折的长平之战 秦皇汉武 千秋评说 论项羽论刘邦 论三杰归汉  《资治通鉴精选新绎》(二)目录

卷第十三 汉纪五 吕太后元年至汉文帝前元二年(前187—前178) 卷第十四 汉纪六 汉文帝前元三年至前元十年(前177—前170) 卷第十五 汉纪七 汉文帝前元十一年至汉景帝前元二年(前169—前155) 卷第十六 汉纪八 汉景帝前元三年至后元三年(前154—前141) 卷第十七 汉纪九 汉武帝建元元年至元光元年(前140—前134)  卷第十八 汉纪十 汉武帝元光二年至元朔四年(前133—前125)  卷第十九 汉纪十一 汉武帝元朔五年至元狩四年(前124—前119) 卷第二十 汉纪十二 汉武帝元狩五年至元封元年(前118—前110) 卷第二十一 汉纪十三 汉武帝元封二年至天汉二年(前109—前99)

卷第二十二 汉纪十四 汉武帝天汉三年至后元二年(前98—前87) 附录 人物与事件 论汉文帝  论汉文帝创建的贤良文学 论“文景之治” 论汉武帝征伐匈奴 论张骞凿空西域

 

《资治通鉴精选新绎》(三)目录

卷第一百七十五 陈纪九 陈宣帝太建十三年至陈长城公至德元年(581—583) 卷第一百七十六 陈纪十 陈长城公至德二年至祯明二年(584—588) 卷第一百七十七 隋纪一 隋文帝开皇九年至十一年(589—591) 卷第一百七十八 隋纪二 隋文帝开皇十二年至十九年(592—599) 卷第一百七十九 隋纪三 隋文帝开皇二十年至仁寿三年(600—603) 卷第一百八十 隋纪四 隋文帝仁寿四年至隋炀帝大业三年(604—607) 卷第一百八十一 隋纪五 隋炀帝大业四年至八年(608—612) 卷第一百八十二 隋纪六 隋炀帝大业九年至十一年(613—615) 卷第一百八十三 隋纪七 隋炀帝大业十二年至隋恭帝义宁元年(616—617)

卷第一百八十四 隋纪八 隋恭帝义宁元年(617) 卷第一百八十五 唐纪一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 卷第一百八十六 唐纪二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 卷第一百八十七 唐纪三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 附录 人物新传 隋文帝杨坚传 隋炀帝杨广传 隋权臣杨素传 瓦岗英雄翟让传 义军首领李密传

 

《资治通鉴精选新绎》(四)目录

卷第一百八十八 唐纪四 唐高祖武德二年至四年(619—621) 卷第一百八十九 唐纪五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 卷第一百九十 唐纪六 唐高祖武德五年至七年(622—624) 卷第一百九十一 唐纪七 唐高祖武德七年至九年(624—626) 卷第一百九十二 唐纪八 唐高祖武德九年至唐太宗贞观二年(626—628) 卷第一百九十三 唐纪九 唐太宗贞观二年至五年(628—631) 卷第一百九十四 唐纪十 唐太宗贞观六年至十一年(632—637) 卷第一百九十五 唐纪十一 唐太宗贞观十一年至十四年(637—640)

卷第一百九十六 唐纪十二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至十七年(641—643) 卷第一百九十七 唐纪十三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至十九年(643—645) 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纪十四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至二十二年(645—648) 卷第一百九十九 唐纪十五 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至唐高宗永徽六年(648—655) 附录 人物新传 唐高祖李渊传 唐太宗李世民传 长孙无忌传 魏徵传 房玄龄传 李靖传 秦琼传 尉迟敬德传 程知节传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hqjz5168@vip.126.com 客服电话:13717897636 传真:010-60745183
公司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盛园2区10号楼2单元302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0837号 京ICP备17013625号-1
扫描关注红旗九州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