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自述》

  • 产品编号:
  • 产品规格:
  • 所属栏目:名师工程
  • 产品数量:800件热卖中
  • 浏览次数:2118次
市场价:¥48元
会员价:¥45元

详细信息
《梁晓声自述》

 

(著名作家梁晓声唯一图文自传体力作) 

 

【图书基本信息】

 

 

 

出 版 者:人民出版社       作    者:梁晓声    定    价:48.00元

 

ISBN:978-7-01-015165-6      CIP分类:K825.6    出版时间:2015年9月 

 

上架类别:【名人传记】      开    本:1/16      成品尺寸:170*240

 

印    张:22               页    码:352页     字    数:380千字

 

【本书看点】

 

著名作家梁晓声  唯一人生自传体力作

 

图文并茂抒写六十多年来内心深处最难忘的家国记忆

 

【内容简介】

 

《梁晓声自述》是即将步入古稀之年的梁晓声的首次推出自己的人生图文自传体力作。收入本书的文字,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收入梁晓声追思父母的文章,梁晓声满怀深情地回忆了父母的从小到大对自己的关爱,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和点点滴滴的人生琐忆诠释了血浓于水的人间大爱;第二部分主要是梁晓声的人生自述文章,内容以梁晓声个人成长经历为主,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这些成长片段多少能折射出六十多年来社会变革的细枝末节。这也是梁晓声记录下这些片段的初衷。本书的图片和文字,都是梁晓声精心梳理出来的人生成长轨迹,勾勒出他最完整的一张人生简历,记录了他六十多年来内心深处最难忘家国记忆。

 

【作者简介】

 

梁晓声,当代著名作家。原名梁绍生,祖籍山东荣成。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他连续多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民盟中央常委。曾任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儿童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中国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及中国电影进口审查委员会委员。现为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三十多年来,梁晓声有1600万字左右的著作面世。他以知青文学代表作《雪城》《年轮》《今夜有暴风雪》《知青》等作品蜚声文坛;他的杂文集《郁闷的中国人》《忐忑的中国人》《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直插病态的社会心脏,为中国的未来呐喊,引起广大读者共鸣,成为名符其实的超级畅销书。《父亲》《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作品曾三次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中篇小说《学者之死》获《小说月报》百花奖。其多部作品在港台出版,并被译为英、法、俄、日等国文字。

 

2009年,他的作品《母亲》一书被新闻出版署评为向全国的青少年推荐的优秀图书。2010年,他被广大中小学师生评为“首届最受中小学生喜爱的当代作家”,并当选首届《作家文摘》阅读人物。同时他的作品《鹿心血》被读者评为“2010年中国散文排行榜第一名”。2011年,他的作品《双琴祭》被读者评为“2011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第二名”。2012年,他的作品《父亲与茶》荣获“2012年度中国散文年会一等奖”。2013年,他的作品《龙!龙、龙》荣获“2013年度中国散文年会一等奖”。2014年10月,梁晓声应邀出席了党中央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并与他亲切交谈,对他的作品表示了肯定。2014年12月,梁晓声入选新浪网举办的“第六届首都十大教育新闻人物候选人”。

 

【社会评价】

 

晓声,我跟你笔下写的那些知识青年是不一样的。我这个人是要求自己压力越大,意志要越强,希望文艺家要使我们更多的青年也都有精神上的故乡。

 

——习近平寄语梁晓声

 

人应该有两个故乡,一个是现实地理的故乡,另一个则是精神上的故乡,让更多的人从青少年时期就拥有良好的精神故乡,是作家肩负的时代责任。

 

——梁晓声论两个故乡

 

 

 

与共和国同龄,梁晓声用文字见证时代变迁。钟情八零年代,他以知青文学奠定底蕴。当现实冲击理想,他拒绝浮躁喧嚣,关注现实民生,悲悯底层命运,直指官僚权贵,秉持社会正义,辛辣依旧,苍劲有力。

 

——凤凰网

 

生活中的梁晓声低调、充满温情,但在争取公权力上,作为政协委员的梁晓声是个斗士,声色俱厉、直言上书。

 

——《南方人物周刊》

 

知识分子历来就有矫正社会恶疾和唤醒民众的使命,包括基本概念的重建。在这一点上,作家梁晓声先生是令人尊敬的。

 

——著名作家 龙应台

 

二十多年来中国和世界的变化让我们改变得太多太多,但梁晓声式的慷慨陈词依然有自己的力量在。我们仍然可以从梁晓声这里得到一种真正的满足,梁晓声仍然能够给他的读者想要的东西。¬

 

——北京大学教授 著名评论家 张颐武 

 

【目录】

 

我的父亲母亲 001~076

 

我的父母 / 003  父亲 / 006  父亲与茶 / 026  父亲的演员生涯 / 032  父亲的遗物 / 038     母亲 / 042   母亲养蜗牛 / 068   母亲播种过什么 / 073

 

我的人生自述 077~340

 

我的小学 / 079  我的第一支钢笔 / 088  我和橘皮的往事 / 091  我的中学 / 094                像那英的姑娘 / 100  丢失的香柚 / 106  我的知青文学路 / 108   初恋杂感 / 115               复旦与我 / 120   我的大学 / 124  京华见闻录 / 205  克隆一个我 / 276  我与儿子 / 278      体恤儿子 / 283  当爸的感觉 / 286   给儿子的留言 / 290    “过年”的断想 / 293               给妹妹的信 / 296   关于“罐头”的记忆 / 300    本命年联想红腰带 / 307    兄长 / 301 

 

倘我为马 / 325     我的使命 / 330    我的夙愿 / 333

 

【精彩书摘】

 

母亲

 

淫雨在户外哭泣,瘦叶在窗前瑟缩。这一个孤独的日子,我想念我的母亲。有三只眼睛隔窗瞅我,都是那杨树的眼睛。愣愣地呆呆地瞅我,我觉得那是一种凝视。

 

我多想像一个山东汉子,当面叫母亲一声“妈”。

 

“妈,你咋的又不舒坦? ”

 

荣成地区一个靠海边的小小村庄的山东汉子们,该是这样跟他们的老母亲说话的吗?我常遗憾它之对于我只不过是“籍贯”,如同一个人的影子当然是应该有而没有其实也没什么。我无法感知父亲对那个小小村庄深厚的感情。因为我出生在哈尔滨市,长大在哈尔滨市。遇到北方人我才认为是遇到了家乡人。我大概是历史上最年轻的“闯关东”者的后代— —当年在一批批被灾荒从胶东大地向北方驱赶的移民中,有个年仅十二岁的孑然一身衣衫褴褛的少年,后来他成了我的父亲。

 

“你一定要回咱家去一趟!那可是你的根土!”父亲每每严肃地对我说,“咱”说成“砸”,我听出了很自豪的意味儿。

 

我不知我该不该也同样感到一点儿自豪,因为据我所知那里并没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名山和古迹,也不曾出过一位什么差不多可以算作名人的人。然而我还是极想去一次。因为它靠海。

 

可母亲的老家又在哪里呢?靠近什么呢?母亲从来也没对我说过希望我或者希望自己能回一次老家的话。她的母亲是吉林人吗?我不敢断定。仿佛是的。母亲是出生在一个叫“孟家岗”的地方吗?好像是。又好像不是。也许母亲出生在佳木斯市附近的一个地方吧?父亲和母亲当年共同生活过的一个地方?

 

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常一边做针线活,一边讲她的往事— —兄弟姐妹众多,七个,或者八个。一年农村闹天花,只活下了三个——母亲、大舅和老舅。

 

“都以为你大舅活不成了,可他活过来了。他睁开眼,左瞧瞧,右瞧瞧,见我在他身边,就问:‘姐,小石头呢?小石头呢?’我告诉他:‘小石头死啦!’‘三丫呢?三丫呢?三丫也死了吗?’我又告诉他:‘三丫也死啦!二妹也死啦!憨子也死啦!’他就哇哇大哭,哭得憋过气去……”母亲讲时,眼泪扑簌簌地落,落在手背上,落在衣襟上,也不拭,也不抬头,一针一针,一线一线,缝补我的或弟弟妹妹们的破衣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hqjz5168@vip.126.com 客服电话:13717897636 传真:010-60745183
公司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盛园2区10号楼2单元302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0837号 京ICP备17013625号-1
扫描关注红旗九州微信公众号